信阳市教育系统“巾帼风采”庆“三八”系列报道之一
痴心无悔异乡从教
扎根农村真诚育人
——记潢川县双柳树镇王楼小学特岗教师史真真
她,来自食品名城漯河市,是一位90后女教师,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2014年9月她告别家乡不远千里来到潢川县双柳树镇担当一名特岗教师,毅然选择了距镇上有二十余里山路的王楼小学。她就是潢川县双柳树镇王楼小学特岗教师史真真。
作为一名投身于农村教育一线的小学特岗教师,她无畏困难,勇敢挑起重任。面对学校教师短缺的现状,她发挥特长优势,自愿担任全校一到六年级美术课教师。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所教班级在她的带领下,年年成为“优秀班集体”,所带学生从自馁自弃转变为活泼自信。而史真真也从一位城里的大学生蜕变为一名优秀的乡村教师。
四年前,刚从大学校园毕业的史真真,只身来潢川县双柳树镇王楼小学成为一名特岗教师,从语言不通到饮食不服,从举目无亲到孤独无依,克服这些困难,需要太大的勇气。吃住在校的她,最怕的就是用电的问题:由于学校电路老化,电压很不稳定,每次把米放进锅里,等到一大摞作业改完,掀开锅却发现米还是米、水还是水。冬天里,用刺骨的水洗脸,对她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她总是乐观坦然地面对这一切,即便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一周把自行车带扎破两次的乡村土路,也阻止不了她播撒爱的脚步。
工作的繁忙也许暂时能压下内心深处的情感,但是每当放学后寂静无人时,面对亲人在电话那头的嘘寒问暖,她多少次泪流满面。陌生的环境,简陋的校舍,艰苦的工作环境,心里的委屈、失落不禁油然而生,离家千里的骨肉亲情触碰到的是她最脆弱的神经。
她是一个困难压不倒,苦难逼不退的“女强人”。88岁高龄的姥姥没能等到放暑假的她,带着对她的挂念和没见最后一面的遗憾,永远的走了……期末考试将近,为了班里的孩子,她放弃了赶赴老家为姥姥尽孝的最后一次机会。
“选择我所爱的,爱我所选择的”,她喜爱这个平凡中孕育着伟大的职业。2016年4月她当上了妈妈,因为学校教师少,未修满产假的她就提前到校上了班,因为离家较远,不能回去哺乳,大课间里总能看见到她慌忙跑上跑下的身影,门卫室里满手粉笔末的她匆匆忙忙给孩子喂完奶,来不及多抱一会又要回去上课,看着年迈的婆婆抱着孩子蹒跚离去的背影,她强忍着泪水,从此心中多了一份牵挂。
2016年7月,她狠下心毅然决定让原本在洛阳师范大学任教六年的爱人,放弃他高薪体面的工作,参加河南省农村特设岗位 招聘 考试,投身乡村教育建设。她说:“六年的大学教师生活,那里有他热血的青春,有他未来得及完成的梦想,有他亦师亦友的同事,有他同样关心的学生。我理解他的不舍不甘心,堂堂七尺男儿从大学回到了农村小学,从大城市回到这山沟里,他抹不开那个所谓的面子。是我的自私,让他放弃了原本体面高薪的工作,成为一名普通的特岗教师。一想到这里,我的内心满是愧疚自责。”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她总能摆清自己的位置,站在新时代大潮的风头浪尖上,树立乐于奉献,不怕吃苦,投身农村教育事业的大局意识;坚定毫不动摇,扎根基层,献身教育的看齐意识。她在日记本上这样写到:我愿与他一起,与信阳上万名特岗教师一道,扎根农村,抛洒青春,无愧人生!这是她最真实的表白,也是对这份职业最好的承诺。
正如她的名字——史真真,付出真心,收获真诚。2014年12月,她在全乡优质课示范大赛中获得优秀奖;2015年4月,在全乡“师德师风”演讲比赛中获得“特等奖”;2015年5月被评为“信阳市优秀特岗教师”;2016年5月在河南省“立德树人,成就最美”征文比赛中获“一等奖”;2016年7月被选为“中共潢川县第十二届代表大会”教师代表;2014——2017所担任学科成绩连续三年获“全镇第一名”。
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 ,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终身大计,莫如树人”。她常说:投身于最艰苦的地方才能得到锻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甘于平凡,甘于奉献,用爱心和责任点燃着农村孩子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