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召开2021年食品安全工作新闻发布会
快过年了,市民们纷纷备起了年货,我们买的水产品里有没有激素?走亲访友会不会遇见假酒?针对近期校园饮食安全问题,信阳监管的力度如何?
12月9日,信阳市召开2021年食品安全工作新闻发布会,针对近期食品安全热点问题,信阳市教体局、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和市商务局等相关负责人一一作了解答。
信阳市政府食安办副主任、市教育体育局二级调研员潘中华说,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均成立了以单位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有食堂的学校还成立了由团委、教导处、总务处、班主任、学生家长、学生代表组成的膳食管理委员会,对学校食堂各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层层签订学校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建立目标责任制,严肃追责问责,守护安全底线。
信阳市政府食安办副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邹忠韬从水产品生长周期、饲养产业链、法律法规、市场监管等方面回答了水产有无激素的问题,明确表示:“给各种水产投喂药物、在养殖过程中使用激素不合法,也完全没有科学依据,是假的。”
信阳市政府食安办副主任、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李希瑞告诉大家:“2021年9月,息县公安局根据群众举报假酒线索,从本地假酒销售情况入手,快速出击,打掉一跨省制售某知名品牌假酒团伙,远赴贵州、成都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查扣勾兑假酒基础酒5000余斤、成品270件,涉案总额达450万余元。”李希瑞说,全市公安机关向全社会公布了《全市“昆仑”专项行动举报奖励办法》,实行有奖举报,鼓励大家检举揭发违法犯罪线索。
信阳市政府食安办副主任、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张玉红表示,目前,信阳市食品生产企业633家,备案的食品小作坊901家,食品销售经营者3万多家,餐饮服务单位1.98万家(其中中小学及幼儿园食堂1806家),备案的小餐饮5234家,约占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的八分之一,整体食品安全保持在较高水平。针对食品生产企业,信阳市实施“从农田到餐桌”全主体、全品种、全产业链、全流程的“闭环管理”模式,督促企业落实“四有两责一制度”,食品生产企业自查公示率100%,倒逼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针对学校食堂,全市除固始县内66所学校外其他1740所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均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占总数的96.35%,各社会餐饮明厨亮灶100%;
针对进口冷链食品,积极推广运用“豫冷链”追溯系统,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监管。截至12月6日,信阳市共流入进品冷链食品2579.56吨,在“豫冷链”追溯系统累计激活企业1345家,冷链食品赋码6.4万个,确保全市进口冷链食品安全,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