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普及高中教育,质与量要同步

    发布时间:2018-01-27    浏览次数:    字体:[  ]

攻克不平衡等短板,实现内涵式发展
普及高中教育,质与量要同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进一步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劳动力竞争能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举措。

近年来,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还面临诸多挑战。为实现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还有哪些硬骨头,该如何发力?

发展不均衡、结构不合理、质量待提高等问题仍然存在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截至2016年底,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成人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共有学校2.47万所,在校学生3970.1万人;其中普通高中学校1.34万所,在校学生2366.65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1.09万所,在校生1599.0万人。全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7.5%,比2012年提高2.5个百分点。初中毕业升学率为93.7%,比2012年提高5.3个百分点。普通高中升学率为94.5%,比2012年高7.5个百分点,绝大部分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入高等学校学习。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5%以上,对口就业率在70%以上。

“但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短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首先是区域发展不平衡,还有些地区教育资源短缺,普及程度较低;同时,普职结构不合理,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协调;还有保障条件不完善,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高,教师总量不足,合理的经费投入机制尚不健全;此外,教育质量亟待提高,普通高中还缺乏特色,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够强。”

2017年3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4部门共同印发了《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提出了5个具体目标。“攻坚的关键是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重点就是4类地区、3类人群和3个突出问题。”

吕玉刚介绍,4类地区是指中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革命老区等4类地区。这些地区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教育资源不足,普及程度较低。3类人群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3类特殊群体。3个突出问题是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高、职业教育招生比例持续下降和学校运转困难等3个突出问题。

要扩大规模,也要增强高中阶段教育吸引力

针对这些问题,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认为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攻坚,要着力在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上下功夫,还要更加重视特色办学,“普通高中必须加强独特的优势课程资源建设,形成若干优势课程群,职业高中必须加强优势专业建设,形成若干优势专业。”

“进一步增强高中阶段教育的吸引力,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关键所在,也是比增加教育资源供给更难的事。要始终将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普及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好国家课程方案,真正实现有质量的普及。”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汪明表示。

要到2020年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需要 “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吕玉刚表示,同时要注重补齐短板,就是综合考虑规模、结构、质量和条件保障,找准突出问题,聚焦薄弱环节,还要注重普职并重,统筹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把中等职业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巩固提高中职教育发展水平,促进普职协调发展,满足学生多样化选择需求。同时要坚持普及与提高并重,在扩大规模、提高普及程度的同时,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高中阶段教育的适宜性,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打好基础。 (记者 赵婀娜,李若甜、于小珊参与采写)

    联系我们 | 站长统计
版权所有 © 信阳市教育体育局   豫ICP备2021011488号-1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205号
网站标识码:4115000047 地址:信阳市新华西路45号A   电话:0376-6221658    邮政编码:46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