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全面强化“十项管理”扎实做好高三返校复学工作
信阳市教体系统科学谋划,精心布局,周密组织,全面强化“十项管理”,扎实做好高三学生返校复学各项工作,筑牢校园疫情防控安全网,切实维护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4月7日,全市春季复学按下“启动键”,57所高中已顺利开学,7万名高三学子已有序入校上课,开学工作已安全平稳“起好步”,为迎接其余学段年级开学“大考”积累了经验。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属地管理。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乔新江,市长尚朝阳,省教育厅副厅长毛杰,谢天学、邵春杰、郭国谦及市教体系统疫情防控工作专班等领导多次到一线督战,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协调多部门建立学校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督促指导学校全面落实学生安全返校各项防控措施和复学准备工作,落实好属地管理责任。各学校建立完善防控工作体系,压紧压实防控主体责任,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细化一校一策方案,落实好“五个一律”“九个到位”等措施,确保了学生返校复学和教育教学工作平稳有序。
二是摸排健康信息,健全档案管理。全面摸清各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假期去向,建立师生健康动态档案,全覆盖、无遗漏、精准掌握每位教职工、学生返校前14天的身体健康状况、旅居史和行动轨迹,每天按时报送未返校师生追踪情况登记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三是开展复学演练,加强培训管理。按照应知尽知、一个不少的要求,多种形式开展各类岗位人员培训和演练,下好返校复学“一盘棋”,形成齐抓共管、人人尽职的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局面。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复学实战演练680场次,参加演练师生31000余人次;3827名教体系统干部走进疫情防控和复学演练的“大考场”,当好返校复学演练的“排头兵”;对6595名炊事员、后勤管理人员等,开展岗位人员防护培训并组织测试。
四是把严安全门关,规范人员管理。各学校严格实行封闭式管理,安装体温监测装置,在校门设置多个体温检测通道,采取“双错时”“两延伸”“四场景”“两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法”等安全举措,牢牢把住阻止病毒进校园这个“牛鼻子”,使学生安全入校,有序入校。班主任组织学生教室内体温复测,随时关注学生体温变化,为把好入门关加上“双保险”。
五是做好日常监测,强化卫生管理。明确专人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强化对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健康监测管理,做到日常防疫“弦紧绷”始终不能松。每日定时对校园进行消毒,特别是人员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消毒,按时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各类场所通风换气,确保洗手设施运行正常。做好疫情防控物资供应,储备口罩256万只,酒精42639公斤,84消毒液239223公斤,测温仪器75289个等,确保全市中小学不少于两周使用量,并保障持续配备。
六是开展食堂检查,严格就餐管理。各学校根据《关于疫情期间加强学校食堂管理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指导下,加强对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进货查验制度、餐饮服务规范操作管理、人员就餐管理、用餐配送管理、食品留样、场所消杀等方面开展深入检查,切实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护墙。
七是实行封闭措施,细化住宿管理。寄宿制学校实行全封闭管理,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随时巡查宿舍内学生活动、就寝等情况,当好学生“后勤服务员”。学生进入宿舍需实名认证、体温检测。学校管理人员、包联教师和宿管员熟知疫情防控制度要求和应急处置方法,对学生进行体温晚检做到应检尽检“拉满弓”。
八是做好教学衔接,提升质量管理。在做好时空衔接、教学衔接的同时,更加重视家校衔接、心理衔接,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以健康向上的心态、以积极昂扬的姿态投入校园学习生活。通过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形式,利用抗疫鲜活教材,认真上好“开学第一课”,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生命健康、科学文化、理想信念等教育,当好给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大先生”。
九是加强督导检查,促进规范管理。市教体系统疫情防控工作专班成立8个工作组和12个督导督查组,加强对各县区学校返校复学和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通过实地督查、明察暗访等形式,加大督查监管力度,建立问题台账,强化跟踪问效,确保各项工作措施和要求落实、落地、落细。
十是重视舆论引导,加强宣传管理。加强对返校复学有关信息的宣传公开,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消除担心疑虑,引导舆论导向,营造良好氛围。我市宣传信息被省市行政部门、人民日报、人民网、学习强国刊登56条,被省市相关部门和媒体刊登1200余条,利用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电视广播宣传504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