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县持续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近年来,光山县全面实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切实为全国建设中国智慧之乡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2016年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经验入选全国20个优秀案例;2017年获得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荣誉称号,光山县二高荣获清华大学优质生源基地、空军招飞优质生源中学、河南省最具教学特色十佳学校等荣誉称号。“十二五”以来,已有91名学子圆梦北大、清华等名校。今年中招600分以上考生721人,占全市27.5%。
一是重视支持,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县委、县政府秉承“对教育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对教育再多投入都不为多”执政理念,县委常委会议、政府常务会议每年不定期 听 取教育发展情况汇报,专题研究教育发展重大问题,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意见》等系列文件规定,保障教育科学发展;加大投入,积极推进信阳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改善中小学生校外实践条件,已累计投入36570万元用于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改扩建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等教学设施24.2万�O,装备电脑3279台,购置图书63万册,体育器材达到国家标准,音美器材达到二类标准,并建立了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等,基本实现教学现代化。
二是优质管理,铸就素质教育之本。一是建好两支队伍。建立教师补充、城乡支教、学习培训、师德教育四项长效机制,全面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农村教师生活补贴等惠教政策;创新校长队伍管理机制,推行年度综合考评制、校长轮岗交流制,确保学校“带头人”履职尽责。二是打造高效课堂。建立完善教师集体备课、课堂教学改革新机制,着力打造信息化教育的高效课堂模式,县二高“545”三维课堂等教学模式已在全县乃至全市推广。三是注重文化建设。着力构建“一校一品、百花齐放”的办学新格局,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十佳学校创建活动;深入开展“道德讲堂进校园”等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是规范办学行为。扎实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深入开展养成教育等活动,养成学生良好、文明行为习惯。五是强化安全管理。学校全部配备专兼职保安、注册安全员,定期召开相关会议,开展安全法制课、安全演练等活动,致力构建部门联动、家校互动大安全格局。
三是尊师重教,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一是营造氛围。每年教师节期间,县委政府都隆重召开高规格、大规模的庆祝教师节大会,表彰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校长240名。二是完善奖助。设立河南省司马光教育基金会,下设“胡煦师范奖”“司马光学子奖”“邓颖超助学将”三个奖项,每年奖励胡煦师范奖获奖教师210人、司马光学子奖145人,邓颖超助学奖165人。三是社会各界倾力支持。河南省慈善总会、西亚和美商业股份有限公司等社会各界纷纷捐资,奖励优秀师生,尊师重教蔚然成风;积极引进民间资本,科学发展民办教育,激发办学活力。目前,全县共有民办学校13所,在校生3.48万人,占比22.7%。
四是教育扶贫、实现教育惠及全民。全力做好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一是用好政策扶贫。不折不扣落实好国家“两免一补”、在校大学生生源地信用贷款等惠教惠生政策等,2016-2017学年度共资助学生2.9万人次、2722.2万元,贫困学生资助实现全覆盖;积极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全国档案管理电子化试点工作,已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070人、1240万元。二是争取社团资助。已争取团中央基金会捐资1000万元,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3000名特困生进行为期3年资助,每人每年1000元;争取民建中央、民建河南省委思源佑华教育移民办对200名学生每年资助200元,资助3年,三是推进职业教育。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新建占地150亩的中等职业学校,举办产业和教育扶贫培训班,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学员,助力精准扶贫。
下一步,围绕全县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综合实力在省市继续保持领先水平的教育强县目标,一是全面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作,规划投资2.9亿元,改造中小学校舍19万�O,新建县五中、县八小等公办学校,解决“大班额”问题;县城区新建或改建1-2所示范性公办幼儿园,每个乡镇建1所示范性公办幼儿园。二是建立教师职业素养评价体系与机制,着力打造一批能够引领全县教育发展、在省内外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型校长和名师。三是着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结合“一校一品”建设,积极推进体艺“2+1”、校园足球等活动,打造一批特色学校、生态学校、人文学校。
一是重视支持,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县委、县政府秉承“对教育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对教育再多投入都不为多”执政理念,县委常委会议、政府常务会议每年不定期 听 取教育发展情况汇报,专题研究教育发展重大问题,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意见》等系列文件规定,保障教育科学发展;加大投入,积极推进信阳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改善中小学生校外实践条件,已累计投入36570万元用于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改扩建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等教学设施24.2万�O,装备电脑3279台,购置图书63万册,体育器材达到国家标准,音美器材达到二类标准,并建立了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等,基本实现教学现代化。
二是优质管理,铸就素质教育之本。一是建好两支队伍。建立教师补充、城乡支教、学习培训、师德教育四项长效机制,全面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农村教师生活补贴等惠教政策;创新校长队伍管理机制,推行年度综合考评制、校长轮岗交流制,确保学校“带头人”履职尽责。二是打造高效课堂。建立完善教师集体备课、课堂教学改革新机制,着力打造信息化教育的高效课堂模式,县二高“545”三维课堂等教学模式已在全县乃至全市推广。三是注重文化建设。着力构建“一校一品、百花齐放”的办学新格局,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十佳学校创建活动;深入开展“道德讲堂进校园”等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是规范办学行为。扎实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深入开展养成教育等活动,养成学生良好、文明行为习惯。五是强化安全管理。学校全部配备专兼职保安、注册安全员,定期召开相关会议,开展安全法制课、安全演练等活动,致力构建部门联动、家校互动大安全格局。
三是尊师重教,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一是营造氛围。每年教师节期间,县委政府都隆重召开高规格、大规模的庆祝教师节大会,表彰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校长240名。二是完善奖助。设立河南省司马光教育基金会,下设“胡煦师范奖”“司马光学子奖”“邓颖超助学将”三个奖项,每年奖励胡煦师范奖获奖教师210人、司马光学子奖145人,邓颖超助学奖165人。三是社会各界倾力支持。河南省慈善总会、西亚和美商业股份有限公司等社会各界纷纷捐资,奖励优秀师生,尊师重教蔚然成风;积极引进民间资本,科学发展民办教育,激发办学活力。目前,全县共有民办学校13所,在校生3.48万人,占比22.7%。
四是教育扶贫、实现教育惠及全民。全力做好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一是用好政策扶贫。不折不扣落实好国家“两免一补”、在校大学生生源地信用贷款等惠教惠生政策等,2016-2017学年度共资助学生2.9万人次、2722.2万元,贫困学生资助实现全覆盖;积极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全国档案管理电子化试点工作,已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070人、1240万元。二是争取社团资助。已争取团中央基金会捐资1000万元,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3000名特困生进行为期3年资助,每人每年1000元;争取民建中央、民建河南省委思源佑华教育移民办对200名学生每年资助200元,资助3年,三是推进职业教育。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新建占地150亩的中等职业学校,举办产业和教育扶贫培训班,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学员,助力精准扶贫。
下一步,围绕全县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综合实力在省市继续保持领先水平的教育强县目标,一是全面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作,规划投资2.9亿元,改造中小学校舍19万�O,新建县五中、县八小等公办学校,解决“大班额”问题;县城区新建或改建1-2所示范性公办幼儿园,每个乡镇建1所示范性公办幼儿园。二是建立教师职业素养评价体系与机制,着力打造一批能够引领全县教育发展、在省内外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型校长和名师。三是着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结合“一校一品”建设,积极推进体艺“2+1”、校园足球等活动,打造一批特色学校、生态学校、人文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