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教育”典型案例专题片摄制组到固始调研
为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挖掘推广“互联网+教育”创新模式,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面向全国征集典型案例,河南省固始县创新应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案例有幸入选中国“互联网+教育”典型案例。
近日,案例专题片摄制组高欣峰教授一行四人在固始电教馆馆长曹建国和调研学校负责人的陪同下,对固始县段集镇窑沟小学、段集实验小学、元光小学、固始八中、柳树乡平原小学、国机励志学校、陈淋子镇中心小学、志成小学、汪岭小学九所学校创新应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的不同模式进行了实地调研。
首先,摄制组走进段集镇专递课堂,针对段集“平台+专递”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对部分教师及学生进行了走访。该模式依托平台定期开展常态化直播(录播)专递教学,延展了三个课堂的应用成果,提高了国家平台优质资源赋能乡村薄弱学校教学的效能,在加强主课堂教师与教学点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的同时,也促使国家优质资源的本土转化,解决了山区学校缺乏专职体音美教师的问题,有利于促进乡村教师专业成长,满足了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有助于提升农村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接着,摄制组参观了元光小学校园读书节成果展,高教授对元光小学的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十分赞赏。走出国机励志学校心理咨询室后,高教授由衷地赞叹:“这里的心理咨询做得很专业。”高教授表示,这两个学校让他们的固始之行有了意外的收获!
“如何将平台应用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创新适合校情的平台应用模式?”固始八中探索出平台应用的新路径新模式。该校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推广为契机,把平台应用纳入教师培训、教学改革、校本课程、“双减”工作等体系,形成“7纳”管理模式和双师课堂、自主学习、课后服务、教师备课、作业设计等场景的应用模式,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丰富拓展了课后服务形式,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随后,摄制组顶着高温来到柳树店乡平原小学,随机采访了正在授课的教师和听课的学生,并就应用平台中的方法策略、困惑建议等问题,与老师们亲切交流。柳树店乡中心学校是平台应用试点学校,针对如何有效使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他们展开一系列平台应用探究活动,确定了“以课题研究促平台应用的实践模式”,通过深度融合应用“平台”资源,不断构建适合乡村学科教学的精品课例资源库和应用实践案例库。
最后,摄制组对陈淋子镇“平台+课后服务”的特色教学进行了实地调研。陈淋子镇地处山区,是典型的省际沿边乡镇,为了让山区的孩子享受与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陈淋中心学校通过名师资源与本土资源相结合的方式,拓展“双师课堂”,把课后延时舞蹈班开到学校“少年宫”的功能室,学生们跟着“大屏老师”学习舞蹈,少年宫老师现场指导,这种“双师教学”很受当地学生喜爱。
三天的调研结束后,高欣峰教授与曹建国馆长就如何纵深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打造固始智慧教育新品牌进行了深入探讨。高教授认为,固始县遵循“需求牵引、应用为王”原则,在推广应用平台过程中有顶层设计、有具体措施,立足县情校情,不断创新平台应用模式的做法值得借鉴推广。下一步,在平台实践应用中,要加强组织架构、制度创新,培养“种子”老师,培育“典型”案例,构建县域应用案例库,不断形成基于平台的教学研究、应用理论、资源生成的闭环生态,形成固始的品牌资源,打造固始教育品牌效应,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助推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