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保密宣教

新入职人员保密提醒

时间:2025-08-07 来源:信阳市教育体育局

  一、明确保密边界,筑牢思想根基

    新入职人员需系统学习保密法律法规,吃透禁止性规定的行为边界,夯实保密意识与履职能力。尤其要警惕“想当然”“无所谓”的侥幸心态,杜绝“内部讨论,说说无妨”“这点小事算不上秘密”“偶尔违规不会被发现”等错误认知。要将“可为与不可为”内化为思维自觉,从根源上规避因认知缺位引发的泄密风险。

      二、严格执行流程,恪守保密规范

      新入职人员要立足岗位职责,将保密要求贯穿工作全流程。经手国家秘密载体时,严格执行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修、销毁等环节的管理规范,杜绝随意操作;使用信息系统和信息设备时,严守“涉密信息不上网,上网信息不涉密”原则;参与涉密会议、活动时,按规定管理会议材料,严禁擅自录音、拍照、摄像。

       三、强化细节防范,消除泄密隐患

       日常工作中需时刻警惕“细节里的漏洞”。沟通交流时,不向无关人员透露涉密事项或工作敏感信息;使用手机时,严禁通过图文识别小程序拍摄涉密文件,不存储核心涉密人员的工作单位、职务、红机电话号码等敏感信息;处理涉密文件必须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办公场所进行,养成“人离柜锁、桌面清零”的习惯,从细微处筑牢保密屏障。

       四、严守“八小时外”,绷紧保密之弦

       工作之外的生活场景,同样是保密防线的关键一环。新入职人员在“八小时外”的业余时间,也要履行好保密义务。家庭聚会、朋友闲谈等场合不随意谈论国家秘密,不接受请托提供或打探涉密信息,与他人交往中坚决规避涉密及敏感话题。“八小时外”的警惕性,是日常工作保密意识的延伸,更是职业素养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