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固始县教体局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统筹推进学生体育健康与心理健康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健全机制,强化组织保障。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系列文件精神,出台《固始县“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固始县持续推进中小学心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将学生身心健康纳入学校综合评价体系,压实校长第一责任人职责。建立“政府主导、教体局统筹、学校落实、家庭协同、社会参与”工作格局,定期会商解决问题。目前,工作机制基本建立,部门协同初步形成,工作责任有效落实。
二是建强队伍,提升专业能力。线上线下结合,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培训。2025年组织专题培训覆盖副校长、专兼职教师、班主任代表500余人。组织110名体育教师赴河师大专业培训。鼓励学科教师参与心理健康知识学习。教师识别、干预学生心理问题能力有所提升,体育教学专业水平得到加强。全县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230名,其中持国家三级以上证书58人,130所学校建立心理辅导室。
三是精准筛查,建立动态档案。依托河南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监测系统,实现全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全覆盖,实测107646人。建立“一生一策”心理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对筛查出的占比16.17%的高风险学生,制定个性化方案,专人跟踪辅导。风险底数清晰,干预及时有效。已成功帮助156名心理问题学生走出困境。
四是丰富载体,营造健康氛围。利用心理健康月、“5·25”等节点,广泛开展讲座、团辅、心理剧、减压活动,如国机励志学校留守儿童团辅、固始高中等考前减压讲座。坚持五育并举,发挥体育调节作用,推广课后服务特色活动,像剪纸、足球等。2024年,全县中小学举办专题讲座186场次,受益超20万人次。学生心理困扰明显缓解,校园呈现“三少”,即请假少、师生冲突少、预约辅导少。体质健康合格率达93%,近视率降3%,肥胖率上升趋势初步遏制。
五是协同联动,凝聚育人合力。推动学校与家庭、医疗机构建立协同机制。部门联合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加强网络有害信息监管。强化家长教育,普及法律与心理健康知识,引导转变“重养轻教”“重智轻心”等观念。仅2024年通过家长学校293场次22万人次、家访累计10万人次促进家校沟通。家庭、学校、社会协同意识进一步增强,初步构建了共育网络,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